首页

国产ts唐嘉琪开

时间:2025-05-29 11:51:09 作者: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气候保险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几何? 浏览量:54743

  澎湃新闻记者 胡志挺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愈发频繁且强度不断增加,还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冲击。

  “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和全球碳中和目标的推进,气候保险正从传统财产险的补充角色演变为独立增长极。其通过创新风险转移机制和嵌入低碳转型逻辑等,既为财产险市场开辟新增长空间,也推动行业服务模式重构。”近日,太保产险副总经理李超在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期间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谈到,气候保险专注于极端天气事件(台风、洪涝等)的专项保障,填补了传统财产险在气候风险精细化管理中的空白。

  简单来说,气候保险是一种基于气候条件变化而提供风险保障的保险形式。以天气指数保险为例,这类保险把一个或多个气象条件,如气温、降水、风速等对农作物或其他承保对象造成的损害程度进行指数化处理,每个指数都对应着相应的产量和损益情况,保险条款以这些指数为基础。

  慕尼黑再保险于今年1月发布的2024年自然灾害损失记录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范围内自然灾害造成的总体损失约为3200亿美元,同比增长19.4%,其中保险损失约为1400亿美元,同比增长32.1%,且2024年的总体损失与保险损失经通胀调整后远高于过去10年及过去30年的平均水平。就保险损失而言,93%的总体损失与97%的保险损失与天气灾害相关。

  虽然天气灾害给保险业带来了不小的损失,但这也恰恰说明保险业在助力气候风险应对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性。

  据李超介绍,2024年,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4011.1亿元,且以气象灾害为主,推动了农业、新能源、基建等行业对气候风险管理的刚性需求。政策层面,我国通过绿色金融、巨灾保险试点等政策支持行业发展,农业保险的中央财政补贴高达547亿元,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更是明确提出要“发展气候保险”。

  李超向澎湃新闻表示,与传统财产险相比,传统财产险侧重静态资产风险,气候保险则更关注动态气候风险。同时气候保险将推动使用卫星遥感、大数据、云计算、巨灾模型等技术,推动行业整体风险管理能力提升。

  谈及当前气候保险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李超指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数据与技术瓶颈‌,气象观测覆盖率和跨部门数据共享不足,导致风险评估精度低,动态建模能力弱;二是‌产品供需失衡‌,传统气候保险服务效率低、赔付慢,中小微企业和居民的定制化产品供给不足,参保率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三是‌风险分散机制不够完善‌,再保险市场发育不足,财政依赖度过高,巨灾风险证券化等金融工具应用滞后。此外,政策执行存在补贴机制粗放、强制参保立法推进缓慢等问题,制约行业从政策驱动向市场化转型。

  不过,在他看来,气候保险未来发展也将呈现三大趋势:一是技术深度融合‌,通过卫星遥感、物联网和AI建模等科技实现风险监测的精细化,支持更精准的产品定价和风险预警;二是‌产品结构升级,碳汇保险、绿色项目中断保险、新能源发电量损失保险等创新产品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气候指数型保险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三是‌风险分散机制创新‌‌,巨灾债券、气候衍生品等金融工具将加速普及,支撑气候保险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江西乐安这场“村跑”赛出民族团结情

“TPUNB客户已有1200多家,包括南方电网和国家电网等,预计2025年将超过5000家”,技象科技董事长徐新介绍,TPUNB可用于多个场景,如远距离无人机群控,支持1000架无人机30公里外一秒收集完信息,0.001秒实现群体控制。

不懈奋斗,谱写时代华章——习近平总书记的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激励广大劳动群众逐梦前行

“我们认为,对‘顺其自然’最大的尊重,就是慎重地用好他(她)的每一笔捐赠,用实际行动回馈善心善举。然后祝福他(她),希望他(她)平安健康。”陈海英说,这是宁波慈善人士的共识。

7月19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下降0.04个点

王毅强调,把上合组织发展好是大家的共同任务,各成员国要团结协作,把上合组织进一步做大、做强、做实,让上合组织在百年变局中发挥“稳定锚”的作用。中方将继续把上合组织作为外交优先方向,一如既往为秘书处工作提供便利和支持。中方支持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哈萨克斯坦工作,愿同各方一道努力,确保今年阿斯塔纳峰会取得丰硕成果,为上合组织发展开辟新的前景,为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贡献更多“上合力量”。

地磁暴导致嗜睡?对生活有何影响?科普来了

但近年来,竞业协议的不对等、扩大化乃至滥用并不鲜见。有学者梳理454份竞业限制纠纷案的判决书发现,竞业限制义务主体有79%为“负有保密义务的其他人员”,其中,77%是基层岗位员工,诸如产品销售、一线工人、保安等。

第二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合作大会在广安市举行

由中国热科院橡胶研究所牵头完成的“耐寒抗风高产橡胶树品种培育及其应用”,育成耐寒抗风高产品种8个。其中,“热研917”等3个抗风高产品种,推动中国中重风害植胶区实现高产植胶;“热研879”超高产品种,是当前世界单产最高的品种;“云研77-4”等4个耐寒高产品种,使橡胶种植区北缘扩大到北纬25.12度。相关成果,在今年荣获了2023年度中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